什么是房颤?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指心房无规律地快速跳动,心房率可达到-次/分。
房颤的症状
房颤时心跳增快而且不整齐,可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胸痛、头晕等,约1/3患者完全无症状,部分患者直接以脑卒中作为首次发作的表现,因此房颤被称为“隐形的杀手”。
房颤易患人群
房颤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30岁-85岁人群房颤患病率为0.77%,80岁以上人群房颤患病率达30%以上,老年人、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等病史的患者,肥胖患者、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均容易罹患房颤。
房颤危害
房颤有三大危害,中风、心衰和生活质量下降。另外,房颤的患者死亡率是正常人群的两倍。
房颤如何防治?
做到以下几点有助于房颤的防治:1.控制体重、血压、血糖、血脂;2.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3.减少酒精、咖啡因的摄入;4.适度运动、放松心情;5.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情绪激动。
房颤的综合治疗包括以下三点:药物抗凝、防止血栓;导管消融改善症状;左心耳封堵,预防脑卒中。
房颤虽然可能症状很轻,但其危害极大,治疗越早,预后康复越好,否则等阵发房颤发展为持续性房颤,治疗效果将大打折扣。由于房颤患者常伴有其他心脏疾病,医院房颤门诊或心律失常科就诊。
医院王世杰、孙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