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一种很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经常会引发一系列很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比如心力衰竭,血栓等。那么,作为高发病率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应该怎样做才能预防心律失常?
老年人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平时要注意以下5点。
1、注重劳逸结合
老年人要注意劳逸结合,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在运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休息,同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运动量,避免超出自己的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另外,要注意自己的睡眠质量,睡眠是一种很重要的休息方法,不熬夜和高质量的睡眠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2、保持心情愉悦
心律失常和我们的情绪有很大关系,平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情,不要太过激动,冷静的对待事情。以豁达的心态去看待生活,找到人生的乐趣,积极地去发掘自己的兴趣,让自己过上充实的晚年生活。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很多老人的生活习惯都是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形成的,但也不一定都对我们的身体好。老年人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适量的、健康的进食,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居住在温度以及湿度适当的环境中,避免由于生活环境而给自己的身体造成损伤,这些都可以有效地起到避免心律失常的作用。
4、疾病的预防
心律失常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特别是老年人的免疫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老年人在换季期间容易患上感冒,也有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所以老年人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得病。
5、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很多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其中有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都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增大。所以老年人如果得了这些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避免出现其他的疾病。
心律失常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如果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老年人如果出现心律不齐的情况,医院就诊,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