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研究人员发现,
广泛使用的一种中药——吴茱萸
中含有能导致心律失常的成分。
吴茱萸主要产于贵州、广西等省区,
多系栽培,
其提取物可治疗包括
头晕、恶心、呕吐、月经异常、口腔溃疡等在内的一系列症状。
从吴茱萸中提取出来的去氢吴茱萸碱(dehydroevodiamine,DHE)
和荷蒂芸香胺(hortiamine)
能够潜在地抑制心肌中的钾离子通道,
如果该通道功能被阻断的话,心肌的兴奋过程就会被改变,
从而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
包括尖端扭转型室速和室颤,最终可能出现心脏性猝死。
研究人员给予实验狗去氢吴茱萸碱后,
心电图显示出现严重的尖端扭转型室速。
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两种提取物即便给予极低浓度的量,
都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研究者提到,
吴茱萸果中的这种物质含量较高,
在吴茱萸果制成的茶叶中就含有这种物质。
由于目前市场上能随便购买到
用吴茱萸果制成的茶叶,
因此,
研究人员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