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临时通行证”,从荆州到武汉,距离公里。
在车牌号位置写着:“自行车”,一段4天3夜的归程,不分昼夜、风雨兼程,原因只有一个:“尽快返回工作岗位”
但这一路上,无论是骑行、步行还是搭车,她从没想过退缩。
“我骑车回去,骑一段少一段”
24岁的甘如意是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的医生。“我们科室只有两人,疫情这么严重,我必须要回去。而且另外一位同事58岁了,他已经连续工作十多天,也能减轻他的压力。”甘如意回忆。
甘如意的老家在湖北省公安县杨家码头村。疫情暴发时,她刚刚回到老家休假。
甘如意当时就打算返程,但是从她家乡到武汉市的公共交通全部停止运行。和父母商量后,甘如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骑自行车回武汉。“我骑车回去,骑一段少一段。”
甘如意联系院长,拿到了电子版返岗证明,然后骑行11公里到镇政府开具乡镇一级的通行证明。“临时通行证”上车牌号一栏写着“自行车”,通行事由是:“到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上班。”
1月31日上午10点,甘如意背上行囊和干粮,骑着自行车出发去县城。2月1日上午,甘如意拿到县级通行证明后踏上了回武汉的路,在下午1点骑到了荆州长江大桥。那儿封路了,不让自行车通行,甘如意选择走过去。
“往前走,我总还是有希望到单位的”
一路上害怕吗?有没有想过回去算了?甘如意说:“往前走,我总还是有希望到单位的。”甘如意最害怕的是找不到住宿。到荆州的那晚,她找了好久才找到一个旅馆。
2月2日一大早,甘如意在路边拦了十几辆出租车,但没有一辆车愿意去武汉。中午11点,甘如意找到一辆共享单车,靠手机导航,向武汉方向骑行。
一路有雨,她的羽绒服早被淋湿。晚上8点,她看到路口的灯光下,站着几个民警,才知道到了潜江。“他们很惊讶,说不要再继续骑下去了,我心里很开心,感觉终于有希望了。”甘如意说。
民警帮她找了一家旅馆,并答应帮忙想办法。他们联系了潜江高速交警,还给甘如意买了吃的。
第四天,2月3日早上,潜江民警帮忙找了一辆前往汉口送血液的顺风车。中午12点多,顺风车到达汉阳区。甘如意下车后找了一辆共享单车,靠手机导航继续骑行。“导航耗电特别快,手机很快就没电了。”甘如意逢人便问:江夏金口怎么走?
下午6点,她如愿到达金口卫生院范湖分院。“那一刻我特别轻松!除了膝盖疼得不行。”
“领导和同事们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安顿下来后,甘如意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报声平安。甘如意又通过朋友圈向所有人报平安:“从家骑车到潜江走走停停花了三天时间,今天下午终于安全抵达宿舍,谢谢大家的关心,希望战‘疫’我们能早日取得胜利。”
她的同事们这才知道,这个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小姑娘,竟然骑回了武汉。“他们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甘如意笑着说。
回到武汉的第二天,甘如意就开始上班,为发热和身体不适的居民提供血液、尿液等常规项目检验。
人如其名
甘如意
“甘愿如其心意”
甘如意说:
“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挺有韧劲的
不可能轻易被打倒
遇到问题就想方法解决
只要坚持过去就好了”
延伸阅读:
约名护士支援湖北,基本是80后和90后,“体力消耗严重”
2月11日,在央视《新闻1+1》节目中,白岩松连线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
数据显示,目前共派出支医疗队(含军队、中医),总人数人左右。其中,医生约人,护士约人。吴欣娟介绍,护士队伍中大多数为女性,基本是80后和90后的年轻护士。总体来说,非常年轻,也是临床骨干力量。
吴欣娟带领团队接管的重症监护病房中,都是急危重症病人。重症监护室有32张床位、护理人员有名,分成7个组,每个班工作4个小时,每个护士需要负责2至3名危重症病人。救治过程中,随时会有危重患者,需要抢救,也需要护士共同救治危重患者。因此,护士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
吴欣娟进一步解释说,重症病人需要密集护理,所以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包括每天给病人吸痰、抽血、气管切开的护理,也要做病人生活的护理,给病人翻身等。这都需要跟病人做非常密切的接触。同时还要做一些消毒隔离和防范工作,因此“对护士来说,体力消耗严重,精神也十分紧张”。
北京医疗队护士的一封家书:老妈,第一次跟您说“爱你”
姚洁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房护士。大年夜,原本跟母亲约好回家吃团圆饭的她,失约了,医院值守隔离病房。大年初三,她又一次失约了,作为北京援助武汉医疗队的一员,她背起行囊,奔赴一线。
临行前,这个刚刚跨入本命年的80后姑娘,选择了“不辞而别”。直到抵达武汉的第十天,立春了,姚洁林才提笔给母亲写了一封满怀歉意的家书。而接到母亲回复的短信,她才恍然大悟,善意的谎言早就露馅了——母亲一直佯装不知是怕她分心。“你瞒我,你以为我不会看朋友圈,其实我新学的,我看见时你已经下飞机了……你既然瞒我,我就装作不知道吧……不哭了,我支持你。”母亲说。
家书内容节选如下:
我亲爱的老妈:
见字如见人,咱先谈好不许哭。这还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给您写信,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在这儿先给您拜个晚年!请您原谅女儿的“鲁莽”,原谅女儿的“自私”,原谅女儿的不辞而别,因为这一切在18年前您给我选择这身白衣时就已经注定。
面对灾难,不惧前行,救死扶伤,是白衣人的使命,是白衣人的责任,更是白衣人的担当,所以请您理解,战士在边防保家卫国,在疫情面前我们同样是保家卫国。因为时间匆忙,更是怕您担心,所以选择不告诉您,只在临行前给姐姐、弟弟发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