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心律失常 > 鉴别诊断 > 公共场所普及AED的必要性因为猝死比

公共场所普及AED的必要性因为猝死比

发布时间:2024/12/7 16:17:00   点击数:

猝死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其实它比你想象中的近!

猝死的越来越低龄化,你还没有意识到吗?

猝死,直面之意就是突然死亡!

WHO的定义是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但是从现实来看,大部分猝死都是“瞬间死亡”有些导致猝死的疾病,在初期不易被发现。而另一些,则是来势凶险,在几分钟内会夺去了人的生命。

这样看来,面对紧急情况下,那几分钟真的很重要,或许我们真的能把一个人从死亡边缘给拉回来。

而百分之八十的猝死都是心脏出了问题,但是现在真的没有什么体检项目能预防猝死的。尤其是年轻人发生猝死就更加突然,平时可能身体很好,体检都没有问题,也可能发生猝死……

所以,公共场所普及AED就很有必要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心脏除颤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在心跳骤停时,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可以有效制止猝死。

其实,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共识,还没有真正从生命的角度意识到普及AED的重要性。总觉得猝死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且只要救助及时,就可以挽救生命。安装AED,需要投入和成本,这方面的支出很大,而民众在知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即便安装了AED,紧急情况下如果没有人会使用,也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我们当然自己要学会保护自己,但社会也要形成共识,生命是第一位的,一个人的背后,是一个家庭、一段人生。活着,才能让生命更加美丽。所以,如果能在地铁、公交、车站、单位等公共场所配备一些AED设备,让更多的人了解使用方法,一旦身边出现意外情况,能够及时借助设备进行救治,这远远比简单的心脏按压更有效。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层保障,就会让更多人从死神手里挣脱出来,也会让整个社会充满更多的温暖。

如何预防猝死

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喝酒、不抽烟、合理的饮食。不要动辄加班熬夜,更不能在身体已经感到不适的时候还强撑着。如果你感到疲惫,请尽快休息,千万不要为了追求一时的效率,牺牲自己的生命。

对于长时间坐着不动工作的人来说,每一两个小时就站起来走一走,可以有效地促进腿部血液流动,避免肺栓塞。

控制好情绪,遇到重大变故时,要控制好情绪,先冷静下来,回避刺激,暂时忽视目前的不幸和痛苦的事情,与家里人倾诉交流,或者听听音乐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尽量减少焦虑、悔恨等等心理状态。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尽量避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注意劳逸结合,按时作息,不要超负荷工作。平时可是适度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遇到问题及时就医。

很多因为心脏病住院的患者其实都有过心前区疼痛的经历。但是他们没有当回事,甚至即使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也没有来看病。这是非常危险的。

心脏病的发病总是从稳定的心绞痛,发展到不稳定心绞痛,最终导致心肌梗死(急性血栓形成等导致的毫无征兆的心梗除外)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运动后心前区疼痛的情况,或是发现自己的活动耐量明显下降,医院就诊。这不是在危言耸听,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已经越来越早,请一定要保持警惕。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trxmall.com/xlzd/989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