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心律失常 > 鉴别诊断 > 用药指南当心这些抗感染药物可致心律失常

用药指南当心这些抗感染药物可致心律失常

发布时间:2018-3-12 23:19:47   点击数:

来源:药师在线

  根据国内外研究,我们总结了以下可能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的抗生素。

  阿奇霉素

  一项研究表明,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在男性退伍军人的标准化治疗中增加死亡及恶性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发生风险。与阿莫西林相比,在常规治疗过程中的前5天里,阿奇霉素所致的全因死亡率及恶性心律失常风险均有增高(分别为48%及77%),而在治疗的6~10天里风险没有明显差异。

  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常规治疗10天)在治疗开始后的10天内,其所致的死亡和恶性心律失常风险均有增高。这提示我们在做临床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其风险与获益,尤其对于合并有心脏疾患的老年人,其处方应避免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

  抗真菌药物

  临床观察到有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在应用抗真菌药物超过1周时出现了QT间期延长(由ms延长到ms),以此为终点事件,但结果是可逆转的。

  其他

  据多项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猝死及TdP风险,最常见的是大环内酯类,其中依次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对于易受累的人群,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同样会增加其风险。

  在年2月发布于CardiovascularTherapeutics的一份综述中提到,在抗生素相关心律失常的患者中超过70%的人存在2个或更多导致TdP的危险因素;五分之一存在电解质紊乱,其中28%的患者存在钾、镁偏低的情况;近四分之一的病例涉及肾功能不全、心动过缓和(或)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近半数抗生素相关QT延长被认为是药物相关,主要涉及抗生素与胺碘酮或安定药物。

  总结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临床中发生抗生素相关心律失常的病例,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患者存在易受累因素,如衰老本身所致的心肾功能衰竭。若发生肺部感染后,心功能受累可加重,肾功能障碍所致的药物清除率下降,致使血药浓度升高。同时,这部分老年患者常应用利尿剂,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发生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进而延长了QT间期,增加了TdP的风险。

  对于已经应用胺碘酮等本就对QT间期存在影响药物的患者,此类风险更大。患者的自身情况也包括先天性QT间期延长者,在无条件对其进行基因检测时,可能增加其患抗生素相关心律失常的风险。

  给药途径对此亦存在影响。例如临床观察到红霉素经静脉途径给药较口服途径给药延长QT间期的程度更大。

  应如何避免出现此类情况?

  高危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上述药物;

  同时加强科室间及医生间的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及既往住院诊疗情况;

  对于住院患者,应及时评估其血离子、心电图、肾功能等,同时注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禁忌。

?觉得内容不错请点zan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好
中科白癜风国庆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trxmall.com/xlzd/166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