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刚刚过去的个昼夜,仿佛是个台阶,记载着“华信人”迈向崭新未来的铮铮脚步和无悔青春。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华信人”备受鼓舞,决心以更大的干劲和勇气,锐意进取、担当作为,汇聚推进健康中国前行的强大力量。
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医院优良传统,医院(医院)领导班子团结广大职工,民主务实,积极进取,在医疗技术、教学科研、公益慈善事业、院区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行进。让我们以10组关键词,揭晓年医院“十大新闻”,回望年一串串奋进的足迹……
(按时间进行排序)
年度关键词1速度
15分钟“零”造影剂植入心脏支架,这波操作有多牛?
1月,心脏中心心内科介入团队在主任苗立夫的带领下,在没输入造影剂的条件下,以血管内超声(IVUS)为指导,成功为一名对造影剂过敏的冠心病79岁高龄老人植入心脏支架。从送入导管到成功完成治疗仅用时15分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借助血管内超声(IVUS)这“第三只眼”,我院无造影剂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成功开展,将为肾功能不全或对造影剂过敏的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
年度关键词2初心
医院隆重召开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
2月10日,中共医院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名党员代表参会。党医院第四届党委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医院》的工作报告。
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委员9人(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晓航、王廉一、冯遥、张东亚、张明奎、张晓萍、张晓鹏、胡畅、类延旭。新一届纪委委员5人(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强、王晓杰、冯遥、张卫东、金露。
年度关键词3精准
经常头晕原来这么可怕!——介入治疗拆除脑梗“炸弹”
3月,一名高龄老人因重度头晕就诊于神经内科,颈部CTA检查和全脑血管造影术(DSA)证实右侧椎动脉闭塞,左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有急性脑梗的危险。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充分讨论,做好详尽预案,为患者顺利实施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造影显示狭窄得到明显改善,脑梗风险解除。
年度关键词4大师
连续八年入选!吴清玉教授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4月14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我院首席顾问专家、心脏中心主任吴清玉教授再次入选。此前,吴清玉教授已连续七年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榜单。
吴清玉教授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四十余年,是我国心外科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年,在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会议上,吴清玉教授获得中国先心病外科“终身成就奖”。如今,吴清玉教授仍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为辗转多处得不到救治的先心病患儿带来生的希望。
年度关键词5重磅
两项国家级介入培训基地落户清华一附院心脏中心
7月,我院被正式确立为国家级冠心病介入和心律失常介入(导管消融+器械植入)培训基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已经成为心血管诊疗领域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医院医疗水准的重要参考指标。我院按照清华医学学科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任务,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学科综合科研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坚持“突出专科,综合发展”方针,积极发挥心血管重点学科的龙头作用。
心脏中心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优化诊疗流程,提升专业内涵质量,为全国各地从事冠心病专业的医护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学习平台,为推动心血管疾病介入规范化诊疗贡献智慧和力量。
年度关键词6支援
这一天,我医院
8月29日,是我院援藏抗疫医疗队正式医院工作的第一天。医疗队分为4组,在不医院开展工作,于次日6:00顺利撤出,大家心潮澎湃,信心倍增!
8月26日清晨,由全科医学科主任姜岳、急诊科护士长李春香、援藏抗疫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王成龙带队,共30名医护骨干出征,在雪域高原奋战了69个日日夜夜。大家鼓足干劲,同拉萨人民共渡难关,院领导和科室一直关心惦念医疗队,给大家鼓舞士气,令大家不畏惧艰险、勇担重任!高效地完成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任务,于11月2日成功凯旋!
年度关键词7喜悦
医院党委组织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
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