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是团圆,是休息。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过年”是坚守,是忙碌,无影灯下、病榻床边......
一如往常,今年春节,医院医护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的健康平安。
患癌孕妇突然早产,医护接力护航新生命
大年初六晚,医院妇产科丁峰主任医师接到来自漳州平和县的邓女士的紧急电话,“丁主任,我开始宫缩了!”。
邓女士是一名26岁孕妇,本次妊娠24周时发现宫颈恶性肿瘤。丁主任为其制定了新辅助化疗,限期终止妊娠的治疗方案。
没想到她突然出现早产迹象,经产妇出现产兆,对宫颈癌的患者来说,可能意味着难于控制的大出血。
丁峰主任即刻汇报妇产科主任陈琼华教授。陈琼华立刻组织科内人员启动急诊手术预案,并联系麻醉手术室、新生儿科、输血科等科室协助诊治。
经过数个小时的紧张准备,终于在初七的清晨听到了新生儿洪亮的啼哭,并顺利完成宫颈癌根治手术。
除夕夜,护士化作“信使”传递爱
去年9月起,厦门医院(简称厦心)在重症监护病房开展“一封家书,为您读信”活动,让住院患者在疫情常态化下,同样能感受到亲情温暖。
今年春节,93岁的杨老先生因感染性心内膜炎经急诊抢救后,住进了厦心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除夕这天,家属来院看望,但老人因气管插管治疗暂时无法说话,护士便建议他们为老人写一封家书,并由护士作为“信使”,到患者床旁读信。
很快,一封满载着祝福和期盼的家书送到了老人床旁,护士罗小妹为老人读信,信中提到“今天大家都来看你了,希望你能尽快好起来,大家都盼望着能和你一起吃饭、聊天、泡茶。”听到家书的杨老先生眨了眨眼,眼里也有了笑意。
重症监护病房里的患者病情相对较重,除了良好的医疗照护外,更需要家属的亲情支持,罗小妹说:“除了日常的视频探视外,我们想通过一种更为传统,但是也更能表达情感的方式来给予患者支持,所以,发起了这项活动,希望通过家书作为桥梁,传递满满的爱,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高龄老夫妻春节住进“医院”
今年春节,一对高龄老夫妻在厦门医院(简称厦心)度过了一个祥和的假期。
阿婆今年85岁,阿伯91岁,两人都患有心衰、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多种疾病,医院,这次因为新冠感染后引起基础疾病加重来到厦心,经治疗后各种症状都明显好转,同时,更深深被医护们和护理员的态度、素养及专业所感动,连连夸赞:“我们这次住进了景美人更美的医院。”
期间,他们还多次想给护士和护理员红包,均被退回。除夕当晚,医护人员还给住院患者准备了温馨的贺卡和兔子吉祥物,老俩口和其他病友、医护们一同观看了春节晚会。
守好阵地,做群众健康坚实的“医靠”
“林医生,我一个月前就阳过了,咳嗽好了以后总觉得心慌胸闷,昨晚突然胸口剧烈疼痛……”
1月26日(大年初五)上午,厦门筼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值班门诊医生林志辉接诊了一位65岁的居民张阿姨。
身为张阿姨多年的家庭医生,林医生对她的基础疾病了如指掌,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当机立断留下张阿姨吸氧监护,并联系其家属迅速转诊至厦心进一步诊治,张阿姨当天住院造影检查并行支架植入术,目前恢复状态良好。
筼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厦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胸痛救治单元,与上级胸痛中心长期进行联通,家庭医生均具备扎实的胸痛救治理论知识及临床救治能力,筼筜辖内有着近2万名的65岁以上老年人,守好胸痛救治起跑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
坚守阵地的林医生说,“尤其是假期,家庭医生更要守好阵地,给居民朋友坚实的医靠。”
谢谢你们,舍小家为生命护航
“您们舍小家,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为生命护航!谢谢您们,您们辛苦了!”除夕当天,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监护室陈老先生家属特意写下感谢信,送给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值班医务人员,感谢他们为了守护患者,坚守一线。
前些日子,陈老先生因出现气喘伴阵发性咳嗽及咳大量粘痰,诊断为“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住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监护室,经过救治,陈老先生现在病情稳定。
首个兔宝宝出生!新年孕育新生新希望
没有什么比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更令人激动和喜悦了。
1月22日凌晨,医院的产科迎来了首个可爱的兔宝宝,红扑扑的小脸、肉乎乎的小手,可爱极了。
“这个夜晚,产房十分忙碌。母子平安,是我们医护人员共同的心愿。产妇的顺利生产,宝宝的蓬勃朝气,都让我们觉得辛苦也是值得的。新的一年,希望每个出生的宝宝都能健康成长。”医院产科护士长林生英欣喜地说。
“虽然产房比较忙碌,但是看到每一个产妇和新生儿都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欣慰。”护理部主任陈碧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