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2.9亿,平均每10秒就有人死于心脑血管病。
因为冬季天气寒冷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血管收缩加大血流阻力,饮食偏向油腻使血脂升高,喝水少导致血液黏稠,运动量减少新陈代谢减慢,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导致心脑血管病高发。
心脑血管病一旦发病,常常非死即残,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创伤。对于任何疾病,最好的方法都是防患于未然,心脑血管病尤其如此。
在医学上,心脑血管病发生有2个“魔鬼时间”,特别是有高血压、过度肥胖、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要重视。
魔鬼时间一:上午6:00~10:00,在这段时间内,有一半左右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升高,特别是老年患者。有数据证实:
心律失常发生高峰:早晨6:00~9:00;
心肌缺血发作高峰:早晨7:00~8:00;
心肌梗死发生高峰:早晨9:00~10:00;
心源性猝死发生高峰:早晨9:00~12:00。
所以早上6:00~10:00,被称为心脑血管患者的“魔鬼时间”。
因为在这段时间人体的交感神经比较兴奋,使血压升高,另外由于一夜没有喝水导致血液粘稠度高,血流阻力增大,如果高血压患者有动脉粥样斑块,这个时候,斑块非常容易破裂、脱落,引起血管堵塞,导致脑出血、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急症的出现,严重的甚至引发猝死。
所以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冬季早晨要特别小心,晨练不宜过早,最好避开这一“魔鬼时间”,改在中午或者下午锻炼。
晨起更要做好几件事:
1.起床不要过快、过猛,以免引起血压突然升高,特别是那些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起床动作太剧烈造成的血压突然升高可能会引起脑血管破裂的严重后果。而如果患有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不足,起床时体位变换太快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使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昏厥等反应。
建议醒来后再躺几分钟,在被窝里伸伸胳膊伸伸腿,慢慢坐起来再起身。
2.晨起先喝一杯水,不管是白开水还是蜂蜜水,记得要选择温热的。这杯水能够稀释因睡眠而变得黏稠的血液,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肠胃苏醒,减少和降低心梗、中风等心血管病的发生率。
3.按时排便,不用力,养成每天按时排便的习惯,减少便秘几率。便秘时排便不要太过用力、屏住呼吸全力排便,会使腹压增加,使血压快速升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脑血管破裂,严重的引发猝死。
如果经常便秘、大便干结难排,日常多吃五谷杂粮、新鲜果蔬,冬季适当多吃一些萝卜、山药、红薯,饭后揉腹,都有助于预防和缓解便秘。便秘很严重时有必要看医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