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西汀、度洛西汀、舍曲林:常见的是轻度恶心,腹泻。在服药第一周明显,后可自然缓解。如出现呕吐可服维生素B6,而且暂时减少药量,缓慢增量。
艾司西酞普兰:和上述反应相似,个别人困倦,可半个月内逐渐减轻消失,如持续不缓解,可晚饭后服药。
帕罗西汀:除了上述的轻度胃肠反应,可能有一定镇静作用,如果白天困倦,可以晚上服药,长期服用有可能体重增加,所以吃药期间需要监测体重,如发现增重倾向,及时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如引起明显的体重增加应及时向医生汇报,看看有无必要换药。
文拉法辛:除了早期的胃肠反应,可见多汗,如显著可找医生换药。对于高血压患者剂量超过mg应监测血压是否轻度升高。
安非他酮:可能轻微出汗,体重减轻,体重减轻的作用在抗抑郁药中独一无二,适合肥胖或服药后体重增加的患者。
米氮平:食欲体重增加,对抑郁症食欲体重下降来说是好的作用,如体重有超出正常倾向应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如果体重增加显著应及时汇报。有些人会出现白天嗜睡,一般1-2周可减轻,如长期不缓解可换药。
喹硫平:第一次服药不要超过25mg(1片),否则可能引起突然站立后的低血压晕厥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容易摔伤骨折,服药期间尤其初次服药和每次加量后起床动作务必缓慢,要先在床边坐一会儿,再缓慢起身,对于意识不清晰,躁动的老人,务必小心突然起床引起晕倒骨折,在患者床边应加护栏或其他障碍防止患者自己下地,夜间尤其须小心。缓慢加量一般可减少出现这一问题。长期服用可能增加体重,量越大越明显,对于25-50mg的量可能不明显。服药期间如体重增加应隔1-3个月检查血压血脂血糖。
奥氮平:嗜睡和体重增加是常见的问题。嗜睡
1-2周可逐渐减轻,但是奥氮平是体重增加最明
显的药物,虽然不是一定会增加,但是频率较高。一定要每周监测体重,每个月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控制饮食,注意运动。合并应用褪黑素睡前1-2粒可以抑制一定体重增加。
如无效可配合降糖药二甲双胍,可以控制体重增长。除了体重的副作用这是一个效果非常好的药,无论对于分裂症躁狂双相抑郁,还是作为抑郁症的增效剂。体重增加部分是由于它的抗组胺作用引起胃部松弛和促进睡眠造成的。奥氮平同样可以引起突然起身低血压晕厥服药期间起床动作务必缓慢,要先在床边坐一会儿再缓慢起身,对于意识不清晰、躁动的老人,务必小心突然起床引起晕倒骨折,在患者床边应加护栏或其他障碍防止患者自己下地,夜间尤其须小心。
利培酮:嗜睡和体重增加较上两个药少见,如出现也应该进行饮食和运动控制。对某些女性可引起闭经或乳房泌乳,此时应停药,可很快消失,及时换其他药。每个月监测血压血脂血糖。体位性低血压也可能出现,处理方式见上述两种药物。
阿立哌唑:副作用较小,不影响体重和血脂,极个别人于服药初期出现舌头硬流口水,说话口齿不清,可将剂量减半缓慢加量或配合安坦一日二次一次一片口服,或静坐不能坐立不安,可服心得安一日三次一次一片。对药物适应后这些反应都会消失。
坦度螺酮,丁螺环酮:可能存在轻微头痛,头晕或恶心,几天后可消失。
碳酸锂缓释片:初期可能有些胃肠反应。此药应每月监测血药浓度,防止超量或药效不够,同时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
丙戊酸钠缓释片:初期可能有轻微困倦,长期服用个别人体重增加,个别人可出现短暂的肝功异常,服药一个月后应监测肝功能,个别女性出现月经改变,如出现应联系医生换用其他药物此反应可消失。
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奥沙西泮,劳拉西泮,地西泮,氯硝西泮等:这些都是安定类药物,存在镇静作用,服药期间要注意缓慢起床(尤其老年人)避免跌倒,避免驾车高危操作,不可饮酒,此类药物只能短期(1-4周)用于治疗初期,不可长期服用,长期服(超过1个月)存在成瘾性,同时可能对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有影响。如已长期服药,不可突然停药,需请医生处理。
右佐匹克隆,唑吡坦:新型催眠药,服药后可能存在口苦,依赖性虽较安定类小,仍不建议应用超过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