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之前的科普中,
我们和大家分享了房颤到底是什么以及房颤带来的危害。
戳戳我!!
﹀
﹀
﹀
什么是房颤?
为什么会得房颤?
房颤并发症有多可怕?
可以说,房颤真的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了。
那么,当我们真的患上房颤,应该如何应对呢?
本期文章,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
首先,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分为以下不同类型:
1.初发性房颤:首次发作或首次出现的房颤。
2.阵发性房颤:一般在48小时内可自行终止,最长不超过7天,一般不需药物或电复律转律,可自行恢复窦性心律(正常的心率)。这种类型的房颤,手术效果最好。
3.持续性房颤: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复律才能恢复窦性心律。
4.长期持续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需要考虑转为窦性心律。
5.永久性房颤:因各种原因不能转为窦律,或医生和患者已接受房颤持续存在,不再考虑转律。
从外科治疗角度来分,一般分为阵发性房颤和非阵发性房颤(即后三类)。
我国是全球房颤第一患病大国,目前至少有万人罹患房颤,房颤是老年人群高发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但目前大家对房颤的危害认识还不足,大多数房颤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如何具体有效地针对性治疗?
1.房颤的治疗目的:
尽量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控制心室率在相对正常的范围内;
预防血栓形成。
2.目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如果有明确的病因(如甲亢等),首先需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
非药物治疗:包括电复律(体外电击电复律是什么?)、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外科手术治疗等。
具体治疗方案,需要结合病史、心脏情况综合判断。
关于药物治疗
预防血栓,治疗房颤的药物有哪些?(房颤的抗凝治疗)每一个房颤患者都面临着预防血栓的问题,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华法林、利伐沙班等。华法林是非常有效的预防血栓药物,能有效的减少死亡率、减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率。但是华法林也有自己的缺点,服药期间需要定时监测抗凝强度,根据凝血的时间调整用药,有效的达到预防血栓的功效,所以控制起来比较麻烦。抗凝治疗只是针对房颤的一种血栓栓塞危险的预防性治疗方法,它并不能消除房颤,因而亦并不能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如心悸、乏力、心衰等。且抗凝治疗有增加出血的危险。
抗心律失常,治疗房颤的药物有哪些?(房颤的抗心律失常治疗)①维持窦律:如何维持窦律,常用的药物有如心律平、胺碘酮等,治疗房颤都是有效的,但是一年的有效率在30-60%,虽然能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不能改善疾病的愈后,死亡率没有降低。②控制心室率:发作时心室率不快且无症状的房颤患者,可以不予以治疗。发作时心室率快的选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维拉帕米或洋地黄制剂。
药物治疗不能治愈房颤,只能减少房颤发作、控制心室率和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那么,房颤到底能不能根治?怎么治!
接下来是今天的重头戏哦!!!
“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把不整齐的心跳(房颤)恢复成正常心跳的治疗,包括导管消融治疗、杂交手术和预防房颤卒中并发症的疗法(例如左心耳封堵手术等)。
”1导管消融治疗从前面几期我们知道,出现房颤的时候心房是乱颤的。正常情况下,心房里面只有一个「司令部」窦房结在指挥心房跳动。现在出现了一些病灶,它们开始「造反」,不听「司令部」的指挥,所以造成心房乱颤。导管消融治疗就是要消除这些病灶。
导管消融治疗的导管像圆珠笔的笔芯一样细,大概3~4毫米。治疗时,首先,导管从大腿根部的静脉一直伸进心脏,找到那些病灶;然后,导管的顶端可以释放一些电流,产生很高的温度,把这些病灶烧掉;最后,再将导管撤出来。
病灶消除了,就剩下一个正常的「指挥部」,于是心房跳动也恢复正常。
房颤之射频消融科普动画
内科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手段!!
2左心耳封堵术房颤时,患者的心跳不稳定,房颤在持续48小时消失后,血液在心房的流动就会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流进入脑部血管,就会诱发脑梗塞。而且,房颤诱发的脑梗塞比其他原因所致的脑梗塞更可怕,它的栓塞面积更大,合并疾病更多,且发病更为突然,具有更高的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
左心耳封堵术与导管消融治疗类似。治疗时,首先,从大腿根部股静脉伸进一根导管,找到心房里面「口小肚子大」的结构——心耳;然后,释放出一个类似于伞的装置,用这个伞把心耳的口堵住(这样血液进不去,就很难形成血栓,并且出口被堵住上了,即便有血栓也掉不出来)。通过这样一种介入手术,可以达到预防房颤患者中风的目的。
3房颤的内外科联合杂交手术
房颤的杂交手术是指心内科跟心外科医生一起做手术,治疗房颤。它主要是解决一些复杂的难治性房颤。
长在墙里面(心房里面)的房颤病灶,通过内科导管消融就可以消除。但还有一些病灶长在墙的外面(心房外面),如果从里面去消融,就会遇到很多麻烦:①这个墙可能很厚,消融能量很难到达心脏外面的部分;②即便消融能量可以到达,但是心脏外面有一些重要结构,比如食管,能量太高容易把食管烧伤,因此,这样做很危险。
所以,这种情况就需要外科医生在心脏外面做手术,通过一些器械把外面的病灶消融掉。
那么如何判断应该选择内科还是外科的方式呢?
绝大多数病人选择内科导管消融术就足够了,因为他有创伤小,不开刀,不输血,不麻醉的特点,术后有的病人第二天即可下床,三天即可出院。
外科目前也正在向微创化发展。使用腔镜通过胸腔进行手术治疗。由于存在一些小的创伤,因此还是内科导管消融术居多。但是具体病例具体分析,比如病人有瓣膜病,本身需要开胸修补瓣膜又患有房颤,那么此时我们可以结合外科的消融手术一起进行治疗。
疑问权威回应Q:1.如果导管消融或者杂交手术成功的话,症状都会得到缓解吗?能治愈房颤吗?患者的症状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中风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导管消融或者杂交手术,是目前治愈房颤最主要的两种方法,可以治愈房颤。
现在杂交手术的外科部分已经不需要开胸了,而是通过腔镜的方式来做。医生在患者胸腔左侧打几个小拇指粗细的洞,将摄像头和操作器械伸进去,通过监视器完成手术。如果从正面看,患者身体上看不到任何伤口,只在侧面有几个小洞。这种手术非常安全。
Q:2.导管消融的风险高吗?治疗后能够阻止脑中风的发生吗?导管消融治疗手术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从年我国开始开展这个手术到现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具体表现在:①这个手术安全性较高,经过20多年的技术进步和经验积累,这项技术已经成为临床上一项常规的治疗技术。所以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房颤的常规方法;②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
房颤消除了,中风自然就不会发生。没有房颤,心房就能正常收缩,这个时候发生中风的概率才会最低。
是不是信息量太大了,我们来用熟悉的配方小结一下:
下方点击详细视频↓!!
房颤能不能治好?
能治好!但也能复发,根治不仅需要医生还需要自己的努力。
所以我们要抓住治疗的时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争取在房颤发发停停的阶段(治疗黄金时期)早干预早治愈,还自己一个健康的心脏!
亲爱的们,跟大家说句悄悄话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