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是人体内部的重要组成成分,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来源。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体内的血糖水平也有所变化,血糖水平大幅度提升,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能够维护自身身体健康,很多中老年人选择购买血糖检测仪,以实时监控自身血糖水平,避免长期血糖水平较高影响到自身身体健康。然而人们在使用血糖检测仪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人们发现自己医院测量的血糖水平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在多次测量中都发现这样的情况。
发现问题之后,很多人询问医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医生也给出相应的答复,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是由于测量方式出现了问题,而导致测量结果有误。想要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在测量空腹血糖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六点。在介绍测量血糖的注意事项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血糖的重要性。
一、血糖的重要性
血液之中的葡萄糖被称之为血糖,其是人体内部的重要能量来源,能够为身体内部的各种组织、脏器的正常运作提供一定的动力,因此血糖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才能够维持体内各项器官以及组织的需要。
血糖来自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肝脏内部的糖元分解、脂肪与蛋白质的转化,而在血糖的利用方面,血糖多氧化转变为能量,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肾脏器官以及肌肉内部,也可以转化为脂肪与蛋白质等其他营养物质储存下来。
而体内血糖水平的多少大都需要通过胰岛产生的胰岛素调节,除了胰岛之外,血糖的浓度还受到神经以及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血糖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血糖水平出现异常的患者多是由于血糖升高导致的。血糖水平升高对于身体的危害与时间长短也有很大的关系,短期内的血糖升高不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长时间的血糖水平升高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等疾病。
二、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危害
1、使机体出现脱水状态
当血糖升高的时候,会出现大量葡萄糖随尿排泄,出现渗透性利尿的情况,导致机体脱水。机体脱水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逐渐增高,此时细胞内部的水分也会转移到细胞外,导致细胞内部缺水,如果脑细胞缺水的话,可能会导致脑功能紊乱,使得患者出现昏迷的情况。
2、乏力
胰岛能够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当血糖水平升高的时候,胰岛产生的胰岛素会参与血糖的利用与转化。然而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会出现胰岛素缺乏的状态,这个时候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够正常进入到细胞内部。本身细胞需要通过糖分来提供能量,糖分无法进入细胞内部时,细胞无法获得最后的能量,人体的活动能力就会有所下降。
而进入到细胞内部的葡萄糖在利用方面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细胞无法很好地将葡萄糖转化为其他物质储存起来,当血糖超过肾闭值的时候,糖由尿中排出,有极大的可能会造成体内能源的浪费,出现全身乏力的情况。
3、免疫功能受损
血糖持续升高时,进入体内的葡萄糖可能无法完全被有机体利用,而使得大量的葡萄糖从身体直接进入到消化系统,并通过排泄功能排出。为了维持人体活动,有机体需要通过分解脂肪、蛋白质的方法为身体提供能量,这样就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4、代谢紊乱
血糖升高的时候,多余的血糖也会参与人体的代谢,影响体内的蛋白质与脂肪的代谢,出现代谢紊乱的现象,也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比如说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与高渗性昏迷。
5、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血糖持续升高到一定水平时,会发展为糖尿病。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时,会伤害到血管以及神经,进而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会导致一些神经性疾病,比如说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性病变等慢性疾病。
6、水、电解质出现紊乱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纯葡萄糖是固体的物质,其需要在溶于水的状态下才能够排出体外,因此对于血糖比较高的患者来说,由于血糖的含量较多,血糖在排出体外的时候需要的水分会有所增加。
这样就会出现体内水紊乱的情况,排尿的次数也会增加,而排尿次数增多的时候,人体内部的电解质也会出现问题,因此高血糖患者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7、β细胞功能衰竭
当体内的血糖长期处于一些较高的水平时,会对胰岛β细胞造成很大的刺激,使得β细胞功能衰竭,进而导致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
血糖处于较高水平时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当血糖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时对人们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有医生指出,在很多时候高血糖的危害会远远大于低血糖。
三、血糖处于较低水平的危害
1、偏瘫
若中老年人的血糖水平长期处于一个比较低的状态时,可能会引发偏瘫。当偏瘫出现的时候,可能会对人们的心脑血管造成一定的影响,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2、加速老年痴呆
当老年人患有低血糖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长期的慢性低血糖可能会导致智力下降,加速脑痴呆,急性低血糖还可能会引发脑水肿。
3、昏迷
低血糖可能会引发交感神经的兴奋,使得病人出现饥饿、头晕眼花、心虚、冷汗等情况。若人体内部的糖分较少时,进入大脑内部的糖分也会减少,脑组织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昏迷。
血糖水平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如今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血糖水平,很多人购买了血糖测量仪,然而因为使用方面的问题,在测量空腹血糖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四、使用血糖测量仪的注意事项
1、明确测量时间
很多人都知道测量血糖的时候,需要处于一个空腹的状态,这样才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血糖值。毕竟食物中均含有一定的糖分,进食后测血糖,可能会出现测量结果虚高的情况,因此人们在测量血糖之前大都选择空腹,很多人对于空腹状态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空腹状态是进食达到8小时以上。
禁食8个小时并不意味着任何时段都可以,若想要测得一个比较准确的血糖值,最好在前一天晚上的8点禁食,在第二天早上8点之前测量血糖值,这时测得血糖值最为准确。之所以选择8点之前,是因为空腹时间较长的话,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较低,依然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2、不要大量喝水
在测量血糖之前不要大量喝水,因为喝水过多会使得人体内部的血液出现稀释的情况,使得血糖测量结果偏低,若喝热水,可能会引发激素问题,使得测量结果偏高。因此在空腹测量血糖之前尽量少喝水,若极度口渴可以选择喝少量的白开水。
3、禁止服用降糖药
在测量血糖之前不要服用降糖药,服用降糖药之后,测量结果会偏低,在抽血结束之后,可以服用降糖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测量之前是指在测量血糖值前一段时间,最好也要维持在8个小时以上。
4、正常饮食
有的人在测量血糖之前会控制饮食,然而短期内控制饮食会影响到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系统,进而影响人体内部的血糖水平,导致空腹测量时血糖结果偏低。
5、睡眠充足
睡眠不足时,人体内部的糖分需要维持人体内部的活动,因此在测量的时候,血糖结果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6、多次测量血糖
很多人认为测量血糖的时候,空腹测量的结果就是最终结果,然而血糖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情绪,想要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可以选择多次测量的方式。
在测量之前严格执行测量空腹血糖的注意事项,多次重复测量血糖,以求得一个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除了多次测量空腹血糖之外,其实还可以测量各个时间段的血糖水平,以求得更为准确的结果。
除了上面的注意事项之外,血糖测量仪也非常重要,据悉每用一年,血糖测量仪的准确性就会下降10%,然而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常识,很多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本身就是比较节俭的人,每次用完血糖测量仪之后,都会收好保存下来,其认为这样就能够发挥血糖测量仪最好的效果,并认为只要血糖测量仪不坏,就可以继续使用。
显然上面的做法是错误的,专家呼吁大家,在使用血糖测量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更换血糖测量仪,避免因血糖测量仪老化而影响血糖测量结果。除了及时监控血糖结果之后,想要维护身体健康,控制体内血糖水平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五、如何控制血糖水平
1、健康饮食
饮食为人体提供参与各项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物质,饮食质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合理且健康的饮食能够为人体及时提供营养,补充体内所需的热量。
对于一些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健康的饮食更为重要,在日常生活尽量少吃一些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人体内部的血糖水平,不建议大家经常性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2、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态的好坏会影响到血糖水平好坏,想要有效控制自身血糖水平,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当然需要注意的一点的是,当发现自己血糖水平超出或者低于正常的血糖水平时,切记过于悲观,过于悲观的心情也会影响之后控制血糖的工作。
3、坚持运动
当血糖水平较高时,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有效控制血糖,运动能够帮助个体自身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性的运动可以帮助人体消耗多余的热量,使人体的糖代谢水平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以达到降糖的目的。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运动的强度,不要进行强度过大的运动,可以尝试一下慢跑、打太极、打羽毛球等活动。
4、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烟酒、坚持早睡早起,形成一个规律的作息,对控制体内的血糖水平也有一定的效果。
5、药物控制
除了以上的控制方法之外,糖尿病患者还可以通过药物的方式来控制人体内部的血糖水平。在药物的选择方面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但是注射胰岛素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之下,当然在药物控制的过程中,也最好配合饮食与运动的方法一起进行,以取得最佳效果。
结语:
如今患有糖尿病与低血糖的患者越来越多,然而很多人在体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体内的血糖水平与正常水平有所差异。很多人认为自己在测量血糖的时候,没有发现自己血糖水平偏高或者偏低,多是因为人们在测量血糖时测量方式有误,在空腹测量血糖的时候要注意测量时间、正常饮食、少喝水、禁服降糖药、多次测量、睡眠充足六条注意事项。
发现自身血糖水平较高或较低之后,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控制血糖,千万不要采用购买保健品的方式来控制血糖,可以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注意饮食习惯等方式,以维持体内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