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
不少小伙伴想运动,
又怕锻炼不当伤身体,
到底该怎么“练”?怎么“吃”?
运动有什么要注意的?
饮食有什么要讲究的?
一起来看!
康复后能不能运动?
医院常务副院长周玉杰指出,要控制好运动强度,最好不要超过平时运动的1/3,两周后再慢慢恢复到平时的运动量。
此外,剧烈的有氧运动会造成心率很高、耗氧量增加,不利于心肌修复;过度的无氧运动比如器械锻炼等,会产生大量乳酸等代谢产物,在心肌里面堆积,对心脏的恢复也不利。
“重返运动”有哪些注意事项?
广东省体育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转阴后(阳康人员)重返运动指南》提到:
●运动过程中,及时监测心率变化及主观感觉,复发或出现新的症状(咳嗽、异常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发热等)时需立即停止,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并在无症状后进行身体评估再重新恢复体育活动。
●有长期健身习惯者,普遍认为自身体质好、运动能力强、免疫力好,在身体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进行较高强度的运动,从而造成病情反复。因此,在“阳康”恢复时期,切忌盲目自信,过度运动。
●遵循渐进、个性化的原则,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逐渐增加。
注意:北京市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提醒,对于住院康复患者、原有心肺基础疾病患者和遗留有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2周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繁重工作,可维持低强度运动至少1-2周,当身体逐步适应后再进行更高强度的运动。
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
广东省体育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转阴后(阳康人员)重返运动指南》指出,若满足下列要求,可以尝试开始恢复运动:
●6分钟步行距离大于米
●主观感受轻松、不费力
●心率在每分钟次以下
开展试验前,须明确以下禁忌:
●绝对禁忌症:最近数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
●相对禁忌症:静息心率大于-年龄的40%(次/分);收缩大于mmHg,舒张压大于mmHg;未吸氧状态下,静息SpO2小于88%;疲劳或运动后呼吸困难意外的因素造成的活动受限如关节炎等;精神、神经疾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者。
恢复运动的5个阶段
世卫组织《康复指导手册:COVID-19相关疾病的自我管理(第二版)》指出,每个阶段至少保持7天:
①为恢复阶段做准备,如:呼吸练习、温和的步行、拉伸和平衡练习;
②低强度活动,如:散步、轻微的家务;
③中等强度的活动,如:快走、上下楼梯、慢跑等;
④具有协调和有效技能的中等强度练习,如: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
⑤回归到基线练习,可以完成感染之前的正常运动锻炼了。
饮食要注意什么?
恢复期营养方面注意事项
北京市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明确:
●可少量多餐进食,注意饮食应定时定量,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保持食物的多样化,注意荤素兼顾、粗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大豆、奶类、谷类食物;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优选鱼虾、禽肉和瘦肉,少吃肥肉,饮食清淡不油腻;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油炸油腻食物;
●保证饮水量,首选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结合冬季气候特点,合理运用药膳进行食养和食疗。
“阳过”后,如何补充营养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汪正园指出:
●食物多样性最重要,碳水化合物是基础,蛋白质是关键,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重点,还应主动足量饮水、规律进餐;
●一般来说,好的碳水来源是主食和水果;
●牛奶的日常推荐饮用量是每天-毫升,胃口不太好、嗓子不舒服的情况下更推荐酸奶;
●补充电解质的最简单方式是喝淡盐水,最好方式则是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为它们不仅富含电解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植物化学素、膳食纤维等。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微博、新华社、北京市卫健委、广东省体育局、世卫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