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升清法
适用于上气不足、心肺气虚之证。证见眩晕,耳鸣,振摇欲仆或卒然昏厥,并有短气似喘,心悸胸闷等,舌质淡,苔薄,迟脉或损脉。治以益气升清,用升陷汤主之,或加人参、山萸肉,以人参加强益气之功,山萸肉酸收耗散之阴。
益气温中法
适用于宗气不足,脾胃虚寒之证。证见胃腹冷痛,呕恶,泄泻,眩晕,心悸,虚烦劳热,肢体倦怠,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白,脉迟软或损脉,或结脉,或代脉等。治以益气温中,在脾用人参汤,或加桂枝以通阳祛寒;或加附子,名附子理中丸,功能温阳益脾。在胃用黄芪建中汤以益气建中,或去黄芪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兼以养血和血。
温阳化饮法
适用于脾肾阳虚,水饮不运之证。证见胸胁满闷,心悸,眩晕,短气而咳,或腰膝酸软,水肿,尿少,舌淡而紫,苔白滑腻,脉迟而滑等。在脾治用苓桂术甘汤,温化痰饮;在肾治用肾气丸,以温肾化气。
温经散寒法
适用于阳虚不足,外受寒邪之证。证见怕冷肢青,或微发热,头晕,头痛,脉反沉迟等。治以助阳祛寒,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黄芪建中汤主之,治心动过缓,常能奏效。
想要了解更多养生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