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心律失常 > 心律治疗 > 甘松芳香开郁调心率消水肿

甘松芳香开郁调心率消水肿

发布时间:2021-1-9 14:58:51   点击数:

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或宽叶甘松的根茎及根。性味辛、甘、温,归脾、胃经,有行气止痛,开郁醒脾之效。

甘松在古代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近年来发现甘松还有许多其他的治疗作用,兹介绍如下。

芳香行气治脘腹胀痛

《本草汇言》称“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开宝方》称其“主心脾卒痛,散满下气,皆取温香行散之意。”甘松味辛行气,芳香醒脾,性温散寒,对脾胃病颇宜。其能行气消胀,醒脾开胃,散寒止痛,善治寒凝气滞之脘腹胀痛,不思饮食等,笔者临床上常与木香、砂仁、陈皮、焦三仙同用,疗效满意。

开郁醒脾疗郁闷食减

甘松开脾胃之郁,而脾胃为气机上下交通之枢轴,加之肝脾关系密切,土不郁则木气畅,故甘松尚有疏肝之功效。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此药有解郁安神的作用,对于胸襟拂逆,肝失调达,自觉腹内有气冲逆,胸闷如窒,或妇女经期乳胀,善太息,无端悲伤流泪者,常以甘松治之。国医大师张志远也认为甘松有疏肝之功,常将其与香附相伍,治疗肝气冲胃,影响气机升降,胸阻脘满,泛酸,食欲低下,脉象弦紧,腹内胀痛;又常与菖蒲相伍,开心气、疏肝脾以达到解郁宁神之功。笔者学习二老经验,有意识地将其与柴胡、香附、菖蒲相伍,命名其为开郁四大天王,临证时根据病情选用两至四味,开郁效果颇佳。

调心复律止心律不齐

药理研究发现,甘松中所含的有效成分缬草酮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且较为安全,对异位性室性心律的抑制强过奎尼丁,而在损伤性心房扑动及乌头碱性心房颤动方面则与奎尼丁相同。近年来,将其用于治疗心律不齐的报道屡屡见刊。笔者在临床上对于室性或室上性的心律不齐,甚至心房扑动,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甘松25~30克、苦参15~30克、枳实15克、柏子仁20克,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整体疗效满意。

煎水浴足消下肢水肿

《本草纲目》记载,对于脚气膝肿,可以甘松煎汤淋洗。后来笔者听学生介绍,可以此法治疗妊娠期子肿,试之有效,于是有意识地将其介绍给患者治疗其他水肿,不期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以后我将此法带上了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得到了广泛普及。据笔者经验,此方对于妊娠水肿、特发性水肿、心脏病水肿,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具体操作方法:以甘松30~60克,放水毫升,煮开3分钟,然后以此浴足。每日1次,每剂药可以用3天。

煎汤浴足只是对解除水肿症状有作用,如果是器质性病变的水肿,还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用浴足时,一定要注意温度,以免烫伤。

甘松内服入汤剂,常用量10~15克,用以治疗心律失常以及抑郁状态时,用量可适当加大至20~30克。气虚血热者不宜服用甘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trxmall.com/xlzla/607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