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小哈又在新的手账本第一页给自己立下了满满一页的“新年小目标”。
研究证明,不管你的执行力如何,这些正能量满满的目标一旦被立下,就能带来潜移默化的督促作用。
小哈灵机一动:何不在这美好的一年之初与您一起,制定一个全面可行的“护心计划”?
那么今天我们就先来谈第一个愿望清单——“我要减肥!”
至于个中缘故,有请各路“心病恶魔”一一供述肥胖是如何在他们的犯罪路上煽风点火的:
冠心病我的致命武器就是在动脉内用脂质成分堆积成皮薄馅大的斑块,堵住血流的去路,或成为一枚定时炸弹,随时用血栓栓塞的风险威胁你。
脂肪可帮了我不少大忙,比如造成斑块沉积、导致全身胰岛素抵抗状态。
所以那些血脂紊乱,尤其是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的人都是我的偷袭对象;
而且相比于均匀型胖胖,那些大腹便便的人,包括有些虽然看上去并不超重,但内脏脂肪高得吓人的人(比如某些中年油腻大叔)更容易躺倒在我面前。
所以你们去默默地量一下腰围,化验个血脂,就能知道我是不是盯上你啦~
高血压几乎2/3的肥胖人群都有患上高血压的风险。
肥胖可以从多个渠道助我一臂之力:它可以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调节,导致交感神经张力提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这些异常都和血压升高息息相关。
近来的热门研究显示,负责调节食欲和能量消耗的激素——瘦素和神经肽Y在肥胖患者中的失衡也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机制升高血压。
心律失常肥胖除了增加心脏的做功负荷,还能让心脏乱跳。
肥胖患者发生房颤的几率较正常人增加了50%。可能的原因是肥胖的人一般“心都比较大”——左房扩大会导致原本有序的机械结构和电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并且我的破坏力是持久的,即使经过射频消融治疗,如果在术后依然不控制体重,日后房颤复发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心衰和猝死肥胖患者即使没有高血压,也会出现心输出量增加、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并且肥胖患者往往会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的问题(尤其是下颌小、脖子短的胖胖们),长期的缺氧也会导致右心功能障碍。
一项关于猝死的肥胖患者尸检结果的研究显示,扩张型心肌病以及潜在的心律失常是肥胖患者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告诉你一点专业知识,肥胖还能延长心脏QT间期。通俗来讲,QT间期越长,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会就越大。
看了这些惊人的事实证据,估计不少人都摸摸胖胖的自己,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过别担心,只要体重能够恢复到合理范围,其带来的一大部分心脏病危险因素都是可以逆转的。
比如改善血脂、血糖状况,减轻心脏负荷,使神经调节恢复正常,甚至缩短QT间期。
下面几点建议,请您记到“护心计划”小清单第一页:
护心计划①体重控制目标:保持BMI<25以下。BMI(身体质量指数=体重kg/身高2m2)在25~30之间的人可以先从少吃多动开始:控制脂肪提供热量占比<30%。
那些不太急于迅速瘦身的人,可以将体重控制目标设定在每周降低0.45kg,即每天减少约kcl的热量摄入。
若需要积极控制体重(如出现了肥胖导致的心衰),可将每天的热量摄入控制在kcal一下,同时保证至少0.75g/kg的生物可利用蛋白质。
至于BMI>30的人,应考虑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奥利司他、芬特明、安非他酮等(具体需要医生指导)。
如果BMI>35,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比如胃折叠术)。
血脂控制目标:(引自年第10期《中国循环杂志》《中国人群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减少糖的摄入量:偷偷告诉你,脂肪固然有害,这些年也着实受了不少冤枉,其实过多的糖的摄入更是罪魁祸首,只不过是他们隐藏的比较深,好在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狐狸尾巴藏不住啦。
要实现这条小清单,您一定很期待一个具体的饮食运动方案,且待有科学精神的小哈仔细研究后在下周为您奉上靠谱建议。
更多关于心脏病的科普知识,欢迎继续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北京哪治白癜风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