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以為是感冒、發燒但後來卻全身發紺……只有23歲的深圳女白領差點在如花的年紀把命給丟了
23歲女子被緊急送往CCU
記者了解到,深圳市孫逸仙心血管醫院胸痛中心值班醫務人員近日接到心血管專科聯盟醫院緊急轉診電話,一名年僅23歲女性小黃因“寒顫、發熱6天,胸悶心慌氣緊1天,血壓下降2小時”需緊急轉診心血管重症監護病房(CCU)進行急救。
死亡率高達90%
患者到達醫院後,醫生們一檢查,患者病情危重情況讓CCU醫護人員倒吸了一口涼氣。小黃已出現心源性休克狀態:四肢濕冷,全身發紺,精神萎靡,呼吸微弱,血壓降低至70/50mmHg,心跳降低至50次,合併嚴重心律失常、心率嚴重減慢,危在旦夕。
各項檢查結果提示這是一個急性爆發型重症心肌炎患者,此種疾病極其凶險,一旦發生休克,死亡率高達90%;1個多小時後,患者病情仍無好轉跡象,血壓、心跳仍不平穩,生命岌岌可危。在這時候,時間就是生命。
病情一波三折
在接到CCU的緊急協助搶救要求後,醫院各科室成員大家按照各自分工、有條不紊地展開緊急救治,裝機、麻醉、手術、切開、上呼吸機、連接管道、引出血液、體外氧合、回輸體內,讓被病毒嚴重侵犯的心臟得到完全的休息和治療。數小時後,患者血壓回升了,心律基本穩定了,尿量增多,四肢變暖,病人急速惡化的病情得到了初步控制。
然而,小黃病情還是一波三折,病程第三天,小黃突然又出現惡性心律失常:反复室速、室顫,心臟停跳;反映心臟收縮功能的射血分數只有10%(正常值為60%);CCU搶救團隊聯合體外循環組醫師反复研究、靈活調整治療方案:隨時根據生命體徵、檢驗結果調整搶救設備參數,加強藥物等支持治療。
“活過來了!”
病程第5天開始,小黃病情終於平穩了,心臟射血參數持續好轉;病程第10天,心率血壓、心腦功能均正常了;成功撤除包括ECMO在內的各種儀器……“活過來了”!
患者家屬、單位同事、全體參與搶救醫護人員全院員工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你一定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問題才導致瞭如此驚險的一幕開頭說好的小感冒呢?
其實很多患者都是由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剛開始發燒時已經感冒了一段時間,但因為沒在意,等出現胸悶、嘔吐、頭暈時,病毒已經嚴重侵犯心臟,出現了心律失常、心肌損害、心功能下降等症狀。
爆發性心肌炎
心肌炎主要分為感染性、變態反應性、中毒性心肌炎三種,病毒性心肌炎屬於感染性心肌炎,主要是病毒引起的,有10多種病毒都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而爆發性心肌炎是病毒性心肌炎中的重症期。病毒直接作用損害心肌,或病毒進入機體一段時間(一般1~3週)後,人體免疫反應過度,都是導致爆發性心肌炎發病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病即使是一向身體健康的人也會“中招”
據醫生介紹,爆發性心肌炎的危害很大,嚴重的會出現心衰、心律失常,甚至導致心源性休克,更嚴重的會猝死。現狀:該病死亡率高、預後差爆發性心肌炎是一種罕見病,但卻極其"凶險"。其發病迅速,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高達70%~80%,且治療效果差。有專家指出:"此病不能%治好,治療後有較大可能存在後遺症。"發病:少年兒童、青壯年易"中招"專家提醒:爆發性心肌炎可在各年齡段發病,但少年兒童及青壯年是好發人群,主要由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鉅細胞病毒等腸道病毒以及流感病毒所引起,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早期症狀:缺乏特異性,可以是呼吸困難、憋氣、氣喘、乏力、胸悶、胸痛、拉肚子、嘔吐,還可能處於低血壓狀態,甚至出現暈厥、休克,甚至猝死。預防:感冒後警惕發燒、注意休息專家提醒:如果得了感冒,在三週內,如果伴有發燒,就要高度警惕。因為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都有發燒症狀。最重要的預防方法,就是感冒後注意充分休息。一旦感冒伴有發燒,要多加警惕,及時到醫院進行正規治療。變態反應強烈的患者,一般通過激素"壓住"免疫力,此外通過抗病毒治療抑制病毒。●要少去人口密集、交叉感染率高的地方,必要時可以帶口罩,因為爆發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避免感染尤其重要;
●適當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抵抗力;
●另外,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緒穩定,減輕心臟負荷,提高心臟抵禦疾病的能力;
●同時多吃一些胡蘿蔔、西紅柿、洋蔥、大蒜等食物,這些食物有活血降壓、增強心肌收縮力、減輕心臟負荷等作用。
爆發性心肌炎的發病與體質好壞沒有必然聯繫疾病凶險,生命無常當身體報警時千萬不可大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