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松养心胶囊
让心率失常患者,重归“心”生活
心律失常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各种疾病多种因素均可引发心律失常,也能见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单纯心电活动紊乱。基层一般称心律失常为心律不齐。
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具有起病急、复杂多变、进展较快的特点,如不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及时处理,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急剧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律失常发病率快速上升。而恶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居全球之首。
任何导致心脏的功能、血供、神经调节异常的基础疾病均可以部分或完全引起心律失常,所以心源性猝死发生之前往往没有任何征兆,从未确诊与猝死相关疾病的普通人也可能面临因心律失常而带来的死亡风险。
按《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要求,心律失常进入急性发作期,首先要识别和纠正血液动力学障碍。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应尽早采用电复律终止,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缓慢性心律失常要尽快采用临时起搏治疗。
++++
心律失常传统治疗药物的两大痛点
在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下,大多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在设备配置和使用上存在困难,因此传统药物治疗成为首选。但目前基层使用传统药物治疗心律不齐,仍然存在两大痛点:
①多数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毒副作用
目前基层恶医院的转诊率非常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用药安全性存疑。
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不能用于合并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不能用于失代偿性收缩,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②常规药物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无疗效
大多数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有负性肌力作用,会降低心脏的收缩能力。如果患者是心衰伴有心律失常,基本上没有好的传统药物可以治疗。
评价一个好的心律失常药物有三条标准,一是能遏制心律失常,二是能降低心率失常的死亡率,三是能降低全因死亡率。而非常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所有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经过循证医学的研究都很难达到这三条标准。
++++
专家推荐参松养心胶囊
基于目前传统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现状,按照目前的循证医学研究和专家共识推荐,优先推荐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参松养心胶囊。
①参松养心胶囊治室性早搏获新版共识推荐(Ⅱa类推荐A类证据级别)
年7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对于参松养心胶囊作了权威推荐。新版共识将参松养心胶囊用于治疗室性早博的推荐级别定为Ⅱa类推荐,且证据等级提高为A级,同时也推荐其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②参松养心胶囊是快慢兼治心律失常的创新药物
《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中明确提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更为有效地减少室早发作。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早的患者,参松养心胶囊在减少室早发生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对于窦性心动过缓合并室早的患者,参松养心胶囊不仅可以减少室早数量,且不增加窦性心动过缓的风险,还能提高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率。
③参松养心胶囊是体现由“抗律”到“调律”整合调节治疗策略的创新药物
参松养心胶囊是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心律失常的“络虚不荣”中医病机特点和用药规律,首次提出络虚不荣与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细胞自律性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相关性,集“温阳、补益、清火、通络”于一方,既具有抑制心脏多离子通道作用,同时兼具非离子通道调节作用,以其独特的整合“调”治心律失常组方优势,开辟整合调节,快慢兼治心律失常有效新途径。
④参松养心胶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未见心脏不良反应
参松养心胶囊与抗心律失常传统药物比较具有明显的安全性优势,突破了传统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因严重不良反应而限制长期应用的现状。《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也指出,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显示,对阵发性房颤,参松养心胶囊维持窦性心律效果与普罗帕酮相当,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总的来看,参松养心胶囊体现了由“抗律”到“调律”的思维转变,是创新型药物治疗方式的大发现。对于抗风险能力弱,诊疗条件相对较差的基层医疗机构而言,是降低心律失常死亡率的推荐用药。
文案
赵晟震
编辑
梁元钰
校审
王佳然
总校审
于睿智
++++
吕门优选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