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公益、预防、规范、创新”的会议宗旨,传承“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的会议精神,长城会历经27年,如今已经发展为涵盖心血管疾病从基础到临床、融相关学科为一体、覆盖亚太、面向世界的亚洲规模最大、全球排名第四的国际知名心脏病学会议。
会议上各位专家答课题内容精彩纷呈,我们将选取心律失常专题的内容,为大家做系统回顾与解读,一起回味课题的精华内容。
上期的内容是王祖禄主任是从指南入手,宏观解读了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今天为您带来医院杨艳梅教授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诊药物处理》则是从临床急诊入手,讲解实际操作中药物的使用。
年10月14日
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诊药物处理——杨艳敏
讲者介绍:杨艳敏,内科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心内科学主任医师,现任急重症中心主任、急诊室及19病区主任。中国高血压联盟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学组全国委员。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急诊质量控制改进中心委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库成员。《中国循环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约编委。
室性心律失常(VA)概述
VA有很多病因或诱因。临床多见于器质性病变所诱发的VA,当然也会由心脏神经、内分泌调节、酸碱平衡紊乱引起,药物、遗传性心脏疾病甚至无明显基础疾病也可引发,所以病因/诱因非常复杂。VA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严重程度与预后并不完全相关。临床变异大。因此,治疗选择及预后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更取决于基础疾病。
尽管我们在介入治疗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期,药物仍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能用于急性期心律失常控制的药物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是传统老药。β受体阻滞剂(BBs)应用领域广泛,可以改善内环境,是基础用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AAD)是应用于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最广泛的药物,其中有索他洛尔和新药尼非卡兰。Ⅰ类AAD有很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是其负性肌力及促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太多,不能用于结构性心脏病,尤其是心衰和缺血的病人。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主要用于非结构性心脏病和特发性室速的患者。以上是我们能够用的四大类药物。
非持续性室速的治疗
没有结构性心脏病,仅仅是室早,指南认为仅是一个变异,当然需要排除频发室早而导致的室早性心肌病的患者。非持续性室速优先考虑BBs;如果没有结构性心脏病,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以考虑作为替代药。当上述两药不能控制症状时,我们要考虑经典意义上的离子通道阻滞剂。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有明显结构性心脏病,应安装ICD。在急性期处理时或者ICD后仍反复发作时,我们仍然需要药物进行控制。根据14年欧洲专家共识的流程图,我们首先要区分有无机构性心脏病:如果没有,就是特发性室速,消融疗效确切,如果有恶性倾向,可以安装ICD;如果有,那么需要区分缺血还是非缺血,射频消融对缺血性心肌病是一线治疗、对非缺血则是二线治疗,而ICD不管缺血与否,都是一线治疗。
无器质性心脏病特发性室速静脉给予BBs、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两者抗心律失常作用较弱,副作用小;索他洛尔、氟卡胺、美西律、心律平、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作用非常明确,但副作用也更多。
结构性心脏病持续性室速静脉胺碘酮最有效。心衰患者中胺碘酮整体促心律失常风险低于Ⅰ类AAD(膜抑制剂)。索他洛尔国内应用相对较少,它可降低持续室速发作的频度,减少ICD放电;小规模研究显示索他洛尔劣于美托洛尔;禁忌是QT间期延长和肾功不全。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