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球大联盟-
昨天上帝之手——球星马拉多纳回到了上帝的手上,据官方披露的消息,又是猝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猝死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猝死到底是谁之过,75%的猝死还是心脏的原因,《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每年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天约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
有数据显示,我国心源性猝死人群中,18-39岁的青年人占比最高,达到43%。男性发病人数是女性的2倍。
心源性猝死是什么?TA是一种由于心脏功能消失(心脏停博,Cardiacarrest)引起的突然的,非预期性的死亡。今天我们来谈谈这可怕的心脏停搏。
心脏停搏都是冠心病引起的吗?
不是的。虽然现在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但是我们不能把心脏停搏动和冠心病划上等号。
在以往的博文中小心球曾经讲过看房日记。心脏是一个两房两厅,心肌是墙壁,血管相当于输送富含氧血液的水管,冠心病相当于水管堵住了,那么滋养的这块心肌没有养分就坏死了,造成心肌梗死,如果越大的水管堵住了,受损的心肌面积就越大,也就是心梗面积大,自然心脏也就跳不起来了,就会造成心脏停搏。
但是不要忘记水电工程是一家,如果电线出了问题,也是同样的后果。电线出了问题,就会引起心律失常(心跳不规则),一旦心室乱扑乱颤,心脏就不能好好搏动,引起的后果就是——并不能把血液泵出去,那么在短短几分钟中内大脑没有得到血供,人就会失去意识,死亡接踵而至。
心脏停搏前有什么征兆?
有一部分人能感觉心跳异常加快,有一部分人觉得特别特别累,但是有一半的人没有任何症状。
哪些人要特别警惕心脏停搏?
冠心病患者(80%的心脏停搏还是和冠心病有关)
心梗后有室性心律失常发作
有心脏停搏家族史
有心律失常的病史或家族史(这里指的极度心动过缓、高度传导阻滞、长QT综合症等)
不明原因的晕厥史
心功能不全(心脏超声检查心脏射血分数低于40%)且有室性心动过速发作
肥厚型心肌病(特别是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占到心脏停搏的10%,马拉多纳就是因为这个)
先天性心脏病或血管异常
肺动脉栓塞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高血钾、低血钾等)
吸毒等
其中30岁左右年轻人比较多见的是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发育异常以及长QT综合症。平时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在剧烈运动时可发生猝死。
运动员和心脏停搏
虽然我们想着运动员应该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是媒体对运动性猝死的报道比较多,所以更让我们对运动员猝死触目惊心。不运动不好,运动了还是要死?美国的数据显示,运动员发生心脏停搏的概率大概是10万-30万中才有1个,在35岁以上运动员中,概率会高一些,1万5千个慢跑选手中会有1个,5万个马拉松选手中也会有一个。
还有一个原因,过度的运动会造成心肌肥厚,也就是运动员肥厚型心肌病,当然什么才是过度,这个度很难把控。
如何预防心脏停搏?
老生常谈,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劳逸结合+不熬夜+规律运动+不吸烟+控制体重+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至少能预防冠心病,那么心脏停搏的风险也会小一点。
就体检内容方面,至少每年做1次心电图、心脏超声,如果发现有心脏停搏风险,安装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可以救命的(有部分的心脏停搏是可以预防的)。
对于40岁以上男性以及50岁以上女性,建议运动平板检查(在医院进行,监护下跑步机运动),在模拟运动的情况下看心脏有没有缺血,有没有发生心律失常,收获多多,比单纯的冠状动脉CT检查发现更多内容。
当然还有,还记得小心球教过的心外按压吗?
胸口中央
向下深压胸部至少5-6里面
跟着双截棍的节奏(次/分),哼哼哈兮不要停!
时不时复习一下,技多不压身!(后台回复CPR,复习双截棍版心外按压)
盟主总结
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感恩能自由呼吸的每一天,感恩有你们大家在,大家感恩节快乐~
~谢谢观看,我们下期再会~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