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心律失常 > 心律诊断 > EuropeanHeartJourn

EuropeanHeartJourn

发布时间:2021-3-4 20:09:37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治好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401/4601378.html

临床预测模型培训

临床预测模型构建与统计分析进阶研讨会(12月19-20日)

年12月19-20

循证医学与Meta培训

循证医学Meta分析及网状Meta分析(1月9-10日)

年1月9-10

扩张性心肌病表型同时受到遗传及获得性因素影响。迄今为止,对于该疾病的临床决策主要基于射血分数和纽约心功能分级,并未全面考虑到疾病的异质性。对此,来自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的StephaneR.B.Heymans教授团队通过整合病因学,合并症心心功能和转录组学特征对DCM患者进行表型分类并揭示了不同分类对应的疾病病理机制,该研究结果于近期发表于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EuropeanHeartJournal》,题目为“Phenotypicclusteringofdilatedcardiomyopathypatientshighlightsimportantpathophysiologicaldifferences。”

研究设计:

研究共纳入三个欧洲队列,以荷兰人的DCM队列为索引队列,以意大利及西班牙共人的队列为验证队列。分别采集患者生理指标,实验室检查,12导联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超和多普勒检查,冠脉造影及心脏核磁共振结果。其中所有荷兰队列中患者均接受基因检测,共检测47个DCM相关基因的突变,而意大利和西班牙队列中DCM患者接受了23个DCM相关基因的突变检测。

研究者运用R软件FactoMineRpackage(v1.41)包进行主成分的无监督等级聚类,对荷兰队列中28个无多重共线性的临床变量聚类,并用optCluster(v13.0)评估不同分类方法的稳健性。最终将患者分为4个表型亚组。

Figure:研究设计

结果解读

4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有显著差异,其中第一组(PG1)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轻微减低,心脏相对较小,NT-proBNP较低,NYHA-I-II级。PG4则临床表现最严重,表现为射血分数最低,心脏最大,其中一半以上患者心功能III-IV级。PG2级PG3患者主要为病因学差异,其中PG2组患者中一半以上为女性,有自身免疫疾病者为69%,合并慢性肾脏疾病。而PG3组患。者主要为男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大多携带致病突变(TTNtv和LMNA突变居多),MRI钆延迟增强。

Figure:不同亚型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总结

心脏组织的RNA测序探索相关病理生理机制

为进一步探索相关机制,研究者对荷兰队列中的91例心肌组织样本进行RNA测序。其中PG4在基因表达上有显著差异,其差异基因较多偏离度较高。基因集富集分析表明PG4亚型中,脂肪酸代谢和糖酵解底物利用途径下调,DNA复制相关的嘌呤及嘧啶代谢通路上调。PG2亚型中炎症基因谱显著改变而PG3亚型则主要为促纤维化通路的改变。

Figure:RNA测序结果主成分分析及通路差异

不同亚型组与DCM结局的关联

研究者评估了四组患者不良预后,(定义为心血管死亡,心脏移植,左室辅助装置植入或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发现PG1亚型患者事件率最低,而PG3亚型患者事件率最高。PG2与PG4组患者不良预后风险相似,约4.2个事件/人/年。矫正其他影响因素后PG3组患者仍然为高风险。结合分型和其他临床因素可增强对不良预后的预测。(c-statistic0.63–0.,P=0.;IDI6%,P0.;NRI20%,P=0.)PG2,3,4组患者的预后相似,表明病因可影响患者预后。PG3组患者与其他亚型相比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更高。

接受一年标准优化治疗后,52.5%的患者心肌重构得到逆转(LVRR),而PG4组患者LVRR率最高,达61%。

Figure:不同亚型的预后差异

监督决策树模型辅助临床应用

最后,研究者将亚型组作为输入数据,构建监督性分类器,旨在通过更少的临床特征将患者归入相应亚组。选取自身免疫疾病,左室射血分数,房颤和肌酐水平作为分型的主要特征可得到71%的准确率,且对于PG2表型准确性为95%。但对于PG3组患者的识别较困难。为检测此监督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研究者运用意大利和西班牙队列进行验证,发现该决策树可以将每个患者正确归为相应亚型中。类似于索引队列,不同亚型组在验证队列中也与事件率相关。PG1组事件率最低,而PG3组事件率最高,PG2/4组不良事件的风险居中。由此可见,该分类系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Figure:监督决策树模型分类器

结论:本研究鉴定出4中DCM亚型,并发现了不同亚型间临床及分子特征差异及其结局风险的不同,为DCM的精准性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基础。

文献来源:doi:10./eurheartj/eha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trxmall.com/xlzdan/631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