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即可收听佟彤主播节目
想收听更多可在后台回复关键字:健康新说法
一些人做心电图后会被告知有“窦性心律不齐”,特别是女性,于是就误认为自己心脏出了问题。
其实,如果没有其他的心电图异常表现或心脏疾病,单纯的“窦性心律不齐”不是病!相反,如果窦性心律“太齐”,反而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
什么是“窦性心律”?如果说心脏是一部在电流带动下跳动的“电动机器”,那么这个电流,就来源于心脏中一个叫做“窦房结”的地方。
“窦房结”每分钟发放60-次电脉冲,带着整个心脏按照这个心律跳动。因此,只要心脏是在“窦房结”带领下跳动,就称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就是最为正常的心律。
“窦性心律不齐”如何界定?调节心脏的神经分为两种:一个叫做交感神经,它会使心跳增快,另一个叫迷走神经,它会使心跳变慢。
情绪冲动或在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交感神经就会更兴奋,心跳就会增快。安静休息或处于睡眠时,身体需要的血液变少,迷走神经就会兴奋,心跳也就相应减慢。
所以,心跳的快慢是受到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精密调节,每次心跳和每次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并不完全一样,只是因为差别小,我们自己察觉不到。
所谓“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相邻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相差,超过了0.12秒,这种差值的增大本身并不意味着心脏有病变,不用担心。
但如果心跳的频率过于恒定,心跳太整齐、太规律了,反而提示心脏的神经调节系统出了问题,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节心跳快慢了,这是不健康的表现。
心律不齐是“心气虚”的表现虽然“心律不齐”不是病,但如果频发还是会很难受。夏天,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夏天是最消耗的季节,在中医里讲“夏天是耗心气的”,心律不齐就是“心气虚”的表现之一。
为此,虽然没必要为此吃稳定心律的西药,但可以通过中药改善因为心律不齐而导致的疲劳无力、胸闷头昏,特别是“小满”这个节气之后,将要进入盛夏,更要通过补气药来减少消耗。
“心气虚”夏天该怎么补?因为心律不齐会使血压变低,而对血压低的人来说,小满过后便是“苦夏”,这时最适合他们的补药,便是“生脉饮”。
生脉饮主要由人参和麦冬、五味子组成,人参补气,麦冬补心阴,它们能降低心率由此降低消耗;五味子是收敛的,它能不让心气耗散太过。三个药配合在一起,就能通过“补气”来稳定心律和血压,为夏天的心脏“节能”。
如果怕上火,可以将人参换成西洋参,用西洋参10克、麦冬10克来代茶饮,就是一个能清心去火的“生脉饮”了。
END
祛暑祛湿,轻松一夏。
甄选乌梅、金银花、菊花和优质陈皮,制出专用于夏季祛湿消暑的“乌梅橘皮饮”,每日一饮,及时排出暑气、湿气,清热又清心。
↓↓点击图片快速购买↓↓
策划编辑:十五子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健康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养生好物!
有用请给我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