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最大的问题是有可能产生新的心律失常,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心律失常。所谓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频率、心律起源部位以及心脏电冲动传导的过程任何一项发生的异常。有些心律失常会导致心率过快引起心悸、胸闷等不适;有些心律失常甚至会影响血压,所以人们常常需要服用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失常。例如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胺碘酮、普罗帕酮、慢心律、美托洛尔、索他洛尔等。但是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后,最大的问题是有可能产生新的心律失常。一些患者在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后,可能会出现原有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增加,或者出现新的心律失常,这种现象就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多见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的几天或者药物加量后,其发生率约为5%~10%。比如原来一个早搏的患者,为了抗早搏服用普罗帕酮,结果服用后却出现了新发的房颤,或者早搏比原来更多,这个就是普罗帕酮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在用这些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不该用的药物就不要乱用,比如心肌梗死者不应应用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其次,长期应用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可能对某些器官造成损害。比如临床上很常用的胺碘酮,虽然有较好的控制房颤、早搏等诸多作用,但长期应用后可能会造成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甲减)、肺间质改变、心脏QT间期延长等,所以长期服用胺碘酮后要随访甲状腺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最后,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也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等诸多不适,或者引起焦虑情绪等。所以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前,要充分评估是否有用药的必要性,即使需要用药,也要注意心律失常的病因治疗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随访等。医患家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骗人吗白癜风会传染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trxmall.com/xlzdan/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