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过医疗类的电视剧,一定对这样的对话与场景不陌生。
“1mg肾上腺素静脉注射!”
“电除颤,充电焦耳!”
“焦耳充电完毕!”
“全员离床!”
“放电!”
“查看生命体征,心电监护……”
跟TA博弈,是与死神的赛跑。
在东方卫视出品的《急诊室故事》纪录片中有个片段,里面用“刚上手术台就走到死亡边缘”来形容TA。
其凶险,可见一斑!
TA就是心室颤动,简称室颤。
跟室颤一样致死性的心律失常,还有心室扑动,简称室扑。
室颤和室扑,是造成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急诊室故事》
据统计,心脏病导致的死亡50%以上死于院外,其中至少有80%的院外猝死是由室颤引起的[2]。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所以,了解他们,做好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
1什么是室扑和室颤?
室扑和室颤,均属排血功能上的心脏停搏[1],只是跳动规律和频率略有不同:
○室扑:心室不听窦房结指挥,自行有规律地跳动,频率~次/min。
○室颤:心室不听窦房结指挥,毫无规律乱动,频率~次/min。
2发生室扑和室颤怎么办?
室扑和室颤发生后,可在短时间内引起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关键有两点:
①时间,分秒必争
②心肺复苏,心脏除颤
室颤发作时,会很快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常见的急救方法就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即我们常说的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如有除颤仪或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可开启设备进行除颤。
目前,国内机场、火车站、大型商场已经开始逐步配备AED设备。
○拳击:救护者可用拳头快速垂直叩击患者左侧胸前区(仅对少数病例有效),但标准的心脏按压才是王道;
○电转复:又称电复律、电除颤,在明确室颤时利用电除颤仪进行除颤(心跳呼吸骤停超过5分钟,则可能对中枢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药物:利多卡因、胺碘酮等(由专业医务人员给予);
○ICD:在体内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
3室颤和室扑的诱因与诊断
室扑和室颤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可能引起: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室壁瘤、二尖瓣脱垂等;
○疾病引起:药物、甲亢、电解质紊乱药物、脑血管意外等;
○其他意外引起:中毒、休克、溺水、电击等。
由于室扑与室颤具有“突发性”,如果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结合心电图特征,很快就能做出诊断[3]。
同时,还应按医嘱进行持续心电图监护、18导联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血电解质水平、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不然,即便这次侥幸逃过一劫,也有可能复发。
4关于房扑和房颤
此外,除了室颤与室扑,关于扑动与颤动,按发生的位置不同,还有两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且呈现年龄越高发病率越高的特点。
○房扑:心房不听窦房结指挥,心房有规律跳动,频率~次/min;
○房颤:心房不听窦房结指挥,心房无规律跳动,频率~次/min;
其中,房扑多为阵发性,大部分可转化房颤,小部分通过治疗可以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4]。
而房颤多是持续性的,还可以合并其他类型心律失常,防止血栓形成和脑卒中是房颤治疗的重点!
如果心室跳动且频率适中,即便心房无活动,人都可以活命[4]。
所以,相对室扑和室颤的“来势凶猛”,房扑与房颤要“温柔”些,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还是需要根据病症,按医嘱依靠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电复律、射频消融等进行治疗。
最后!
如果还无法理解室扑和室颤凶险的小伙伴,你可以想象为,假如心律失常也有段位之称,室扑和室颤一定是那种不用buff,也会给你致命一击的“最强王者”。
So,关爱心脏,人人有责,别让心律失常推了塔。
别等到感觉被掏空时
才想起加倍爱自己
——▎本文审稿医生:
▎参考文献:
[1]郭继鸿.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的治疗.《新医学》,2[2]张海澄.心电图解读第11讲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心电图.《中国临床医学杂志》,5[3]郭继鸿,楚英杰.室扑与室颤.《中国实用内科杂志》,5[4]柳俊,王莺.《明明白白心电图(第四版)》,年重印▎声明:
1、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2、如果你已经学到了,赶紧去给小伙伴也科普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