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跑步训练中,大家会记录很多运动数据。
但是关于心率,你了解多少?
你是否了解自己的静息心率、最大心率和运动心率?
你又知道如何才是正确运用心率来选择不同强度的跑步训练吗?
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重新认识心率的重要性。
四大心率概念与意义
01
静心率
我们常说的心率,一般是指静息心率也叫静心率。
这个心率就是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通常安静状态下,成人的正常心率为60-次/分钟,理想心率为55-70次/分钟。
而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人慢一些,在50次/分钟左右。
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也会产生个体差异。
如何测量呢?
最方便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早上刚醒未下床时,把手指放在手腕的桡动脉,或颈部的颈动脉处,数一下在一分钟内跳动了几次。
有研究表明,放缓静心率可能更长寿。
静息心率能在50-65次(睡眠中的心跳次数可以为38-50次/分)是健康心脏的标志,也是长寿的标志。
如果静息心率快,会数倍地加速心血管病的进展,因此,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通常通过服用药物来放缓心率,保护心脏,减少与控制心肌缺血事件,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
02
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也叫极限心率。
是指在最大运动负荷强度中,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继续增加时心率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在测定最大工作能力和最大耗氧量时,最大心率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换句话来说,就是每分钟心跳的最大次数,一般在全力运动冲刺至疲惫时可达到,最大心率会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有一个比较通用的计算方法:最大心率=-年龄。
但是这种算法存在的偏差相对较大。
还有一个更准确的推算公式是:最大心率=.8-0.×年龄。
但这个计算得出的结果也只是作为理论上的一个参考。
03
运动心率
运动心率即人体在运动时保持的心率状态。
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都要一个合适的心率才能达到较佳的运动效果。
保持最佳运动心率对于运动效果和运动安全都很重要。
如果心率过高,会对身体健康不利,导致恶心、头晕、胸闷等;
心率低对身体虽然没有危害,但会影响锻炼效果。
及时了解自己的运动心率,可以让我们在运动时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适时进行调整,对避免严重的运动伤害有积极作用。
一般情况下,最大心率的60-85%是合适且有效的运动心率范围。
04
目标心率
目标心率也叫靶心率。
是通过有氧运动提高心血管循环系统的机能时有效而安全的运动心率。
这里有一个相对复杂的计算其范围的公式:
下限:[(最大心率-静止心率)×60%+静止心率]
上限:[(最大心率-静止心率)×80%+静止心率]
当你在目标心率区间内运动时,就能够获得心血管活动的最大收益,也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是性价比最高的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