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已经确立了索他洛尔在房颤(AF)成功转复后维持窦性节律方面的作用。然而,其在AF转复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对索他洛尔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在AF转复方面的疗效进行对比。
方法
采用标准Meta分析方法,纳入所有静脉注射或口服索他洛尔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安慰剂疗效比较的英文文献。
结果
图1对持续性AF,索他洛尔与安慰剂或无治疗措施的转复成功率
对持续性AF转复,索他洛尔疗效优于安慰剂和/或无抗心律失常治疗措施,相对成功率24%(95%CI4.7-,P<0.)。
图2索他洛尔与奎尼丁的转复成功率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索他洛尔对新发AF转复的相对成功率为0.,与奎尼丁相比无统计学差异(95%CI0.–1.,P=0.)
图3索他洛尔与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成功率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索他洛尔转复相对成功率为0.(95%CI0.–1.),与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普鲁卡因胺、氟卡尼、丙比胺)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
图4索他洛尔与胺碘酮转复成功率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索他洛尔转复相对成功率0.(95%CI0.–1.),与胺碘酮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
在安全性方面,使用索他洛尔的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各2例,胺碘酮组不良反应更常见,共出现2例心动过缓,5例低血压和4例左心衰。
结论
索他洛尔不管是静脉注射还是口服,在AF转复方面,和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相同的疗效,而且与胺碘酮也同样有效。
参考文献:Cardiology,.(1):52-60.
责任编辑:八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