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voice
者按
第十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The10thVAS-CHINA)于年1月26日在南京召开,会议始终 回想起这十年,会议规模从小到大,参加的人数从少到多,我们 十年来,这个会议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国际室性心律失常的良好交流平台,增进了我们对室性心律失常的认识,也扩展了我们同国外的合作关系。实际上,很多临床研究都是通过这个平台与国外建立起来的。将来,我们会加强对复杂和疑难病例的交流,建立病例专场,以提高年轻医生对室性心律失常的 室性心律失常是在所有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疾病,包括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和持续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在治疗时,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在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我国目前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仍存在几个误区。第一,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导致猝死,对于没有心脏病或者心功能好的室早患者,多数是良性的,可以不进行治疗。但我们国内很多的基层医生只要查出病人患有室性早搏就给患者使用安碘酮等副作用非常大的药。使用副作用大的药物治疗反而有害患者健康。因此加强对基层医生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不同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及其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年,我带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结合国外的专家共识和指南,编纂了中国第一部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如今我们已经在不断地进行宣传,医院如何正确对待室性心律失常及不同的心律失常的不同处理原则。第二,我国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人均植入ICD的比例是亚洲很低的。提高ICD的植入比率是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对医生加强ICD治疗的认识,并不断地向社会宣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害及ICD治疗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可以覆盖这部分的治疗费用。第三,室性心律失常另一个治疗措施是导管消融。导管消融对操作技术要求比较高,成功率不高,易复发,医院都无法做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许多医生因为害怕而不愿操作,病人的接受度不高。因此,我们更应加强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技术的培训。
我想,对于室性心律失常,不仅是我们国家,全世界都面临着挑战。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成功率,尤其是导管消融治疗成功率不高,而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种类少,效果不理想。室性心律失常治疗面临的挑战非常大,提高医生对心律失常的认识,扩大室性心律失常的专业研究,扩大与国外研究领域的合作交流,提高我们中国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水平,降低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猝死率迫在眉睫。这也是我们从年起开始召开室性心律失常会议的初衷。
医声网注重国际交流是VAS-CHINA的一大特色,历年会议中,室性心律失常领域众多国际顶级专家应邀出席。当前,在循证科研和临床实践方面,国内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水平与国际存在哪些差距?
曹克将教授:随着这几年我们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宣传,我们与外界交流多了,也越来越接近国外治疗水平。目前,我们的最大问题在于,总体而言,我们的基础研究比不上国外。而就临床研究而言,中国内陆总体的ICD治疗比率与国外差之甚远,在亚太地区甚至不及印度,更远不及日本。但我们国内的临床治疗水平并不差,我们应该发奋图强,迎头赶上,医院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水平,加强宣传,加强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加深对室性心律失常的认识。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医声直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