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心律失常 > 心律检查 > 成人肺结核患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表现特

成人肺结核患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表现特

发布时间:2020-7-3 10:51:00   点击数:
张静(医院心电图室,河南焦作):目的探究分析成人肺结核患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表现特点。方法选用在医院接受肺结核治疗的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根据年龄将其分组,即A组(老年)与B组(青年),根据肺功能检测结果将其分组,即C组(异常)与D组(正常),根据血气分析将其分组,即E组(异常)与F组(正常),及G组(三阳,老年人,伴发有血气分析异常及肺功能异常),H组(非三阳,青年人,伴发有血气分析异常及肺功能异常)。结果在A、B、C、D、E、F、G、H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中,A组最(83.33%),其次E组(81.67%),第三为C组(74.17%)和G组(70.83%),而房性心律失常为各组心律失常分类中常见的分类,特别是G组,其发生率最高(81.18%)。结论肺结核病发生心律失常病症多发于老年阶段患者,且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异常也是诱发此类病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关键词:成人肺结核;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doi:10./j.issn.-..11.

学科分类代码:.24中图分类号:R.7文献标识码:B

肺结核术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若不慎患上此病,将会增大心脏疾病的发病概率,尤其是肺结核病能够诱发各式各样的心律失常,这一个问题直至现在一直是临床医学者重点研究的课题[1-2]。鉴于此,为了能够研究清楚肺结核患者病发心律失常及该病存在的特点,本研究选用在医院接受肺结核治疗的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测,得出如下报告。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在医院接受肺结核治疗的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本组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67例;年龄范围在18~70岁不等,平均年龄(42.01±5.28)岁。根据年龄将其分组,即A组(老年)与B组(青年),根据肺功能检测结果将其分组,即C组(异常)与D组(正常),根据血气分析将其分组,即E组(异常)与F组(正常),及G组(三阳,老年人,伴发有血气分析异常及肺功能异常),H组(非三阳,青年人,伴发有血气分析异常及肺功能异常)。1.2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1.2.1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18岁经接受结核病基本心电图检查后探查带有心律失常存在者;(2)未伴发有没心血管疾病者;(3)在参与本研究时并未服用能对心血管方面产生影响的治疗药物;(4)根据《中国心电图经典与进展》[3]制定的相关标准判断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5)根据肺结核相关的诊断标准确诊为结核病者;(6)根据《诊断学》[4]制定的相关标准判断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7)对本研究基本信息知情且同意参与者。1.2.2排除标准:(1)所患疾病不属于结核病者;(2)年龄低于18岁的结核病者;(3)同时伴发有脑、心血管以及肾等疾病的肺结核者;(4)临床资料不完整者;(5)中途退出研究者。1.3方法本研究选取的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为PID-B12。全程信息则是以连续保真的方式给予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实施24小时的记录,之后所得的数据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回放分析以及处理,最终获取数据结果较为完整的报告。根据心律失常的具体临床表现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Ⅵ类等6大类,6大类具体表现依次为窦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传导路径失常、待定型心律失常。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A组、B组心律失常总体情况A组发生心律失常共有例,发生率为83.33%,6大类中发生例数最多的为房性期前收缩,其发生率为79.00%;而B组发生心律失常共有20例,发生率为16.67%,房性期前收缩发生率为45.00%。两组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肺结核病不仅能够诱发右心衰竭,且还可也致使心律失常发生,因此,针对此类疾病的患者,给予其实施心电图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以此能够对患者的心脏功能有一定的了解。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属于此病常用的检查手段,此法可对患者的心脏电生理状态实施较为详细的记录[5]。目前,有关于肺结核病动态心电图的检查以及分析仍比较缺乏,而成人肺结核的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分析则是更少。本研究结果表明,可知在A、B、C、D、E、F、G、H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中,A组最高(83.33%),其次E组(81.67%),第三为C组(74.17%)和G组(70.83%),而房性心律失常为各组心律失常分类中常见的分类,特别是G组,其发生率最高(81.18%)。

高龄人群为成人肺结核病诱发心律失常首要影响因素。原因如下:(1)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会随着高龄患者的窦房结功能减退及年龄增大不断提升;(2)抵抗力差,易发肺结核;(3)高龄患者机体调节功能弱,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进而增大心律失常发生率;(4)高龄患者病情常年迁延不愈,进而诱发肺源性心脏病,最终形成复杂指数高的心律失常[6]。

血气分析异常为成人肺结核病诱发心律失常次要影响因素,原因如下:(1)此类患者的氧结合力较薄弱,极易致使心肌出现缺氧且受损,进而诱发心律失常;(2)此类患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力进一步提升,致使呼吸性酸中毒发生,给予心肌电生理发生机制造成不良影响,致使心律失常形成。肺功能异常为成人肺结核病诱发心律失常的第三影响因素,此类患者可致使血气分析出现异常现象,而血气分析异常又能够诱发机体出现酸中毒,但由于绝大部分的肺结核患者其自身的调节功能均比较差,因此其心肌电生理非常容易发生变化,最终引发心律失常[7]。

三阳患者即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伴发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异常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最低,但此类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却是各组患者中最高的原因如下:(1)此类患者病情大多为恶劣,加之其发生例数较少,故而发生率低;(2)此类患者病情属危重状态,加之上述原因,因此极易诱发房性心律失常;(3)此类患者肺动脉压较高,致使继发性右心压力进一步提升,窦房结功能被抑制,从而引发异位起搏心律失常;(4)高龄患者窦房结功能削弱,加之其体内存在大量的结核杆菌,毒性高,进而抑制窦房结功能,诱发房性心律失常[8]。

综上所述,高龄、血气分析异常、肺功能异常三者均为结核病诱发心律失常主要影响因素,故针对该方面研究时需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trxmall.com/xljc/499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