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onaryInterventionalTherapyStrategyOfConcurrentArrhythmias
本文节选自门诊杂志·东闻专题·冠脉介入技术与材料·微创心评论板块
随着冠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冠心病合并其他病变的介入治疗也日益增多,针对合并房颤、心律失常等复杂病变介入手术策略及冠脉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我刊在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期间请教了医院医院院长姜铁民教授,请姜教授分享他的临床经验。
《门诊》:您作为冠心病领域的知名专家,同时具有丰富的临床冠脉介入治疗经验,就您的临床体会而言,PCI治疗过程中涉及到患者安全性的最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姜铁民教授:PCI手术过程中并发症的出现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及危险,并由此增加医患纠纷。很多时候手术很成功,但一旦出现并发症,患者可能会接受不了,事实上目前并发症不可能完全避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手术操作过程导致的并发症。比如穿刺部位血肿、桡动脉入径也可能出现桡动脉痉挛、闭塞、出血、小的动脉血管穿孔等,这些与术者经验有关。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会逐渐降低。另一方面,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其预后往往与术者处理是否及时以及是否得当有关,比如急性冠脉闭塞、血栓、严重心律失常、心脏穿孔、心包填塞等严重心脏并发症的发生,如果能及时发现和预防,患者的愈后状况也许会更好。总而言之,随着更安全的新型介入器材的不断涌现及手术医生经验的积累,技术的提高,相信PCI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会逐渐减少。
《门诊》:对于冠脉疾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问题的,他们与单纯心律失常的患者在诊治方面有着那些差异?
姜铁民教授:单纯的心律失常,一般分为功能性心律失常和器质性心律失常。功能性心律失常绝大部分是良性的。器质性的心律失常,是由心肌炎、心肌病、心肌传导系统纤维化、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非特异性的心律失常、单纯器质性心律失常通常无严重心肌受损,尽管有些情况下较严重,比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恶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但一般是慢性的发病过程。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是由冠状动脉硬化造成冠状动脉急性损伤(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等)引起。因此要治疗心律失常,首先需治疗心脏原发损伤或者原发病变,换而言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风险更大、更需紧急处理,和单纯的心律失常有着本质的区别。急性冠脉综合症或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需及时开通血管,进行血运重建,同时控制心律失常,使得患者得到更好的临床预后,否则将出现严重的后果。
《门诊》:您是国内介入治疗领域电生理学方面的专家,能否谈谈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合并房颤患者与单纯房颤患者,在抗栓治疗方面的差异有哪些?
姜铁民教授:目前单纯房颤的发病率是极高的。单纯房颤并不都是由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的,分为持续性房颤和阵发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较长就有可能会引起心房的血栓。而心房血栓脱落会造成患者脏器的栓塞,严重者可发生脑栓塞,那将会严重影响患者愈后及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房颤患者而言,避免出现栓塞是非常重要的,单纯的抗血小板治疗是不够的,必须要加强抗栓治疗。但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严重心肌缺血出现的房颤,其缺血状况改善后,部分患者的房颤症状可能较容易得到控制,而有些患者因无法明确病源,从而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冠心病引起的房颤比单纯房颤更应注意抗栓治疗。PCI术后出现持续性房颤的患者,需长时间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
《门诊》:新一代的药物洗脱支架的单面刻槽、新的载药设计都很有创新性,相较于以往的药物支架,请您评价一下在复杂病变的介入术中,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姜铁民教授:新一代的药物洗脱支架火鹰是在火鸟支架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备良好的临床操控性、输送性及血管支撑性等明显提高。靶向单面刻槽载药,使载药量只有以往的三分之一,尽可能的减少了副作用。技术方面的改进使火鹰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良好,改善了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我院使用火鸟支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产冠脉支架中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支架,在临床使用上与进口支架几无差别,手术近期疗效和长期随访结果也无差别,但进口支架价格明显高于国产支架。希望新上市的火鹰支架适应国情合理定价,使广大民众能用得上用得起更新一代的优秀支架,造福广大冠心病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
作者简介姜铁民
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医院医院院长、武警部队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兼任武警部队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介入委员会委员。从事心血管病学、介入心脏病学、心脏电生理学医疗、教学、科研40年,在天津市率先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年)、“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年)、“肥厚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治疗及心房纤颤的射频消融治疗”等新疗法,为天津市及武警部队系统填补了40余项心脏病介入诊治的技术空白。曾参加国家重点课题、天津市科委及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等40余项,临床工作中发表论文余篇,先后获得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及医疗成果奖10项。荣立武警部队个人三等功3次,带领团队荣获武警部队集体二等功1次,荣获武警部队嘉奖多次,荣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天津市卫生行业第一届人民满意的“好医生”称号。
更多文章,敬请期待
赞赏